查看原文
其他

2021年iResearch“热点聚焦”栏目年度汇总

iResearch 外研社外语学术科研
2024-09-09

和各位小伙伴汇报一下,2021年iResearch“热点聚焦”栏目共发布了关于20个话题的讨论,旨在帮助广大外语教师、学子更好地聚焦学术前沿热点、提升外语科研能力。新的一年iResearch将继续为大家呈现更多精彩内容,期待大家的关注!


为便于大家查阅参考,我们将所有期次汇总于此。可点击每个话题最后的超链接查看该期“热点聚焦”完整内容,也可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该栏目更多内容。



身体的多维研究


身体已成为跨学科交叉网络的一个关键节点,不仅是生理学家与医学专家关注的一个充满张力的话题,而且成为社会学家争论的焦点。本期热点聚焦关注《身体》一书,与大家一起从各位学者的文评中再次体会身体所承载的文化与社会性。

——浙江工商大学 张金凤


(向上滑动启阅)

张金凤:身体是生物有机体与社会自我的统一,也是个体实践和社会建构的统一。更进一步说,身体是自然性与社会性、文化性的统一体,这已经成为当代学界对身体概念达成的共识,正如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说,“人的身体是人的灵魂最好的图画”。

 

隋红升、叶晓娟:作者在理论梳理部分将人类身体观划分为身体的失落—身体的回归—身体的狂欢三个主要阶段。这三阶段的发展是身体“从轻到重”的发展。身体本身具有的多面性则为文学研究者提供了多元化视角,因此身体文学研究也呈现出内与外的全面性研究。文学研究应该兼顾内与外,既研究文学中身体的内涵,也探索文学中身体的外延。

 

王晓华:与许多西方学者谈论身体时的暧昧姿态相比,中国学者似乎倾向于凸显身体的主体地位。从总体上看,这种坚定性也弥漫于《身体》的字里行间。譬如,该书第二章《渊源与流变:身体观的发展阶段》分为四个层层递进的小节,重构了身体的失落、回归、狂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这种结构安排既干净利落,又展示了反思的立场(如对福柯的叙述就未止于赞美)。作者介绍的是西方话语,展示的却是丛书策划者所强调的中国视野。至少就此而言,“失语症”不复存在,超越意识清晰可见。

 

齐佳敏:《身体》一书不仅关注身体和性别在哲学、精神分析学以及社会学等学科中的复杂理论渊源,更是紧密结合丛书对外国文学研究的侧重,向读者引介了当今欧美文学研究界在女性主义研究视域下与身体概念结合的文学研究范例。书中在第二章“渊源与流变”中对身体与文学的关系进行了深入阐述,其中与性别相关的文学文化批评视角有女性身体与疾病、女性形象与话语、女性身体与性属、浪漫主义与性别身体、男性身体和酷儿身体等。这些文学文化批评视角新颖,具有跨学科特征,为文学文化研究者在身体与性别身份以及性取向等议题上提供了研究参考指引。






热点聚焦 | 身体的多维研究



外语教育学研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语教育教学已为外语人才的培养以及外语的普及化、大众化做出巨大贡献,但外语领域目前存在“小才拥挤、大才难觅”“外语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割裂”“照搬或模仿国外理论”“国外理论主导我国外语教育教学与实践”等诸多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外语教育教学能力,《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教育学研究”栏目组织了九篇论文,均以问题为导向,从各个层面和维度反映我国外语教育教学目前存在的诸种真问题,以期引起学界同仁关注并形成对各相关问题的共识,在研究和实践中协力同心解决问题,尽快构建符合我国国情、教情和学情的外语教育教学理论,创新实践方法,筑就我国外语教育教学新格局。

——北京外国语大学 王文斌


外语教育学研究(一)


(向上滑动启阅)

王文斌、柳鑫淼:新时代,需要新方略。我们的外语教育研究需有大情怀和大格局意识,立足于我国外语教育实际,加强顶层设计,综合施治,立地践行,协调发展,并积极吸纳国外外语教育理论与方法的精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探寻外语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参透其本质和规律,注重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的自主建构和自主创生,构建我国外语教育发展新格局。

 

张天伟:外语教育政策的关键在于在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存问题,融入国际视野,提出中国方案,从而体现外语教育的基础性、全局性、社会性和服务性的特点。外语教育政策不仅在于制定,还在于落实,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工程。

 

李民、王文斌:推动外语专业发展和开展外语教育研究,最终的落实点是外语教师。为了推动外语教师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1)提升我国高校外语教师的科研意识;2)鼓励教师积极从事外语教育理论创新;3)为教师开展外语教育研究准备条件。

 

常俊跃、黄洁芳、刘雪莲、秦丽莉、夏洋、赵秀艳、朱效惠:英语专业语言技能课程占据专业核心课程的主体,这些课程重点关注语言技能训练,对专业知识的系统教学关注不足。系统的学科知识教学不足导致英语专业学生知识面偏窄,视野不宽,思辨能力偏弱,进而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发展。

 

韩宝成、梁海英:我国基础教育考试如中高考英语可能存在以下问题:以牺牲测试其他质量属性来保证信度;测试构念依然属于传统语言能力模型,构念效度低;测试任务真实性差;测试任务与考生的互动性低;中高考英语考试已然成为基础外语教学的指挥棒;测试资源尚未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可行性程度有待提高。






热点聚焦 | 外语教育学研究(一)


外语教育学研究(二)


(向上滑动启阅)

张文忠、翟宇、张晨:外语教学理念与方法偏差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对外语教学目标、学习本质、教学改革、学生主体能动性、个性发展等认识不足,忽视对更深层次思维和理解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方法固化落后。理念上的“轻”“重”失衡或偏颇表现为实践中的取舍,理念出现偏差甚至不正确,相应教学行为必然出现方向性偏差,不利于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杨鲁新、张宁:跨越理论与实践的鸿沟,促进教师理论知识实践化、实践知识理论化是教师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外语教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转化难点与外语教育这一实践基点专业特质不凸显、学术地位不明等有密切关系。

 

张虹、李会钦、何晓燕:高校英语教师对教材本体、教材使用、教材培训、教材研究总体态度积极,但对教材本体的认可度最低。高校本科英语教材本身存在的问题涉及教材的内容设计、编写原则、育人理念及物理形态,其中教材的内容设计、编写原则等问题尤为明显。


蔡静、张帅、唐锦兰: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在理论建构、教学实践、顶层设计、教师发展以及资源建设与有效利用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理论建构不深入,不系统;教学实践亟待改进;顶层设计针对性不强;教师培训力度不足,投入欠缺;在线课程重复建设,利用率低。






热点聚焦 | 外语教育学研究(二)



中国特色翻译理论


中国特色翻译理论或中国特色翻译学的提法由来已久,如果从1986年桂乾元在《中国翻译》上发表的《为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学而努力——从国外翻译学谈起》算起,至今已有三十余年的历史了。随着国家对文化自信、理论自信以及学术话语权的强调,凸显中国特色、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学很有必要,让翻译研究回归中华文化本位,这是时代赋予翻译学学者的使命。下面让我们一起回顾多位翻译学学者的研究成果。

——浙江大学 冯全功


(向上滑动启阅)

陈大亮:翻译境界呈现出三个性质:第一,翻译主体的境界指向人的心灵世界,因而具有主体性;第二,翻译境界有类型、水平、高低、大小之别,因而具有层级性;第三,翻译境界是一种理想与追求,表现为由低级境界向高级境界的升华,因而具有超越性。这三个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陈东成:就大易翻译学而言,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元素,而是一个成分多样的复杂的太极建构,其研究范围不囿于一隅,研究内容不拘于一端。总的说来,《大易翻译学》基于《周易》文本和文化、翻译理论和实践,将易学和译学融为一体,创立新的翻译研究话语体系。

 

吴志杰:和合翻译学的理论基础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和合观”。和合观包括和合本体论、和合认识论、和合实践论三个层面,在本体论层面体现出过程性、创生性、动态平衡性等特点,在认识论层面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理性直觉性等属性,在实践论层面表现出伦理性、审美性、历史性等特征。

 

冯全功:所谓中国特色翻译理论是指基于中国传统理论和思想话语资源发展而来的翻译理论,包括传统哲学、美学、文论、修辞、画论、书论等,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神似”、钱钟书的“化境”等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这里的理论有时指的更多是一种理论话语或翻译思想,不见得具有系统化的特征。






热点聚焦 | 中国特色翻译理论



国际发表背景下的句法复杂度研究


面向科研发表的英语写作除了强调论文投稿和发表过程,如选择目标期刊、回复审稿人意见等,还特别关注学术英语语言和体裁特征。除词汇使用特征和策略外,期刊论文句法特征,如从句、名词短语结构等也开始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近几年,国际发表背景下的句法复杂度研究在学术英语写作领域正逐渐成为一个热点课题。

——中国科学院大学 高原


(向上滑动启阅)

高原:Our results revealed a significant effect of part-genre on the syntactic complexity of RAs written by emerging and expert IP writers and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writer groups, indicating the usefulness of the part-genre perspective in L2 ERPP writing syntactic complexity research.

 

雷蕾:This study has found that although the overall sentence complexity (measured using C/S) shows no difference,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cross nine indices covering all the four dimensions of syntactic complexity between ELF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and AmE (American English) research articles, including the length of production unit, amount of subordination, amount of coordination, and phrasal complexity. These differences allow us to describe the features of ELF academic writing with regard to syntactic complexity.






热点聚焦 | 国际发表背景下的句法复杂度研究



本土语用研究


在既将西方学术作为参照,同时将其作为学术垄断与中心化批判的语境中,“本土视角”极易陷入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困境。一方面,本土研究的学者需要破除深受西方学术训练的拘囿,基于问题意识发掘西方理论的不足,亦即破的一面;另一方面,需面对总体背景的西式学术场域,紧扣本土概念与文化,提出贴切汉语语用实践的理论或者原则,亦即立的一面。值得注意的是,先行实践本土研究的一些社会科学已经从本土研究兴起、本土研究论争、本土理论与概念确立走向本土范式的世界意义,进而思考本土学术提炼的文化性与特殊性对世界学术与人类社会的普遍性意义。

——南京邮电大学 袁周敏


(向上滑动启阅)

袁周敏:说话人使用话语资源进行身份选择、协商与建构可以看作是一种修辞行为,该行为有意无意或多或少服务于当前会话的人际目标。

 

毛延生:文化语用学视角介入人际话语研究之后,不仅要坚持从语言使用系统角度合适地廓清人际话语的直接语境化信息,还要合理地解释更高层次的文化意向和语用期待,有效地呈现并评价人际关系管理中隐匿的文化语境化机制。

 

李成团:本文发现医生在治疗方案协商过程中经常使用一些言语策略进行自我职业身份的构建和人际协同的管理。本文认为医生对于交际双方的认知权利和道义权利的话语管理是否能够被接受取决于医生是否遵守孔夫子的道德秩序,是否表达恭、宽、信、敏、惠等道德元素。

 

夏登山、邹媛媛:情景语境对零称谓语使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会话情景影响了所有称谓行为中零称谓语使用的比例,也就是零称谓语的使用频率。第二,交际事件中交际者之间的角色关系和即时时空特征等具体情景因素影响了零称谓语三种类型的选择分布。情景语境的这一制约机制可以称为零称谓语选择的“情景化原则”。






热点聚焦 | 本土语用研究



中学西渐与美国现代派诗歌


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以庞德(Ezra Pound)、威廉斯(William Carlos Williams)、摩尔(Marianne Moore)、史蒂文斯(Wallace Stevens)和斯奈德(Gary Snyder)等为代表的美国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成功融入中国模式。钱兆明教授的专著《东西方交流和后期现代主义——威廉斯、摩尔、庞德》(East-West Exchange and Late Modernism: Williams, Moore, Pound)详尽考据了“东方文化圈内人”对第一代现代主义大诗人威廉斯、摩尔和庞德晚期杰作的影响,并藉此对后期现代主义重新定义。

——北京工业大学 吴晓梅


(向上滑动启阅)

Christine Froula:No scholar has done more to illuminate the treasures of Chinese art, thought, and friendship, ancient and contemporary, that inspired these anglophone modernist artists. As world-embracing East-West cultural exchanges and collaborations continue apac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nd a shared cultural imagination continues to deepen and flower, we may look for many more new and illuminating pages in the book of the world.

 

Kent Su:Influenced by the works of Fenollosa and Binyon, Pound considers Chinese landscape poetry as superior to its Western counterpart in terms of its ability to enact an affinity with the natural world. Pound understands that Chinese poets perceive nature not merely as a source of sensuous pleasure but the embodiment of Tao. Pound seems to mentally transfer himself and becoming one with the landscape by reading Li Po’s vivid, pictorial portrayal of nature that continues to "rise again and again", which reiterates the artistic connection between poetry and painting in the Chinese cultural tradition.






热点聚焦 | 中学西渐与美国现代派诗歌



翻译家研究系列之许渊冲先生


许渊冲先生从事文学翻译长达60余年,译作涵盖中、英、法等语种,成果集中于中国古诗英译,形成了韵体译诗的方法与理论,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在国内外出版中、英、法文著译100余部,为中国诗歌翻译及对外文化传播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许渊冲先生于2010年获得“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2014年8月2日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系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本期“翻译家研究”聚焦许渊冲先生,共邀请了三位学者:张智中、祝一舒和覃江华,一起重温许渊冲的翻译思想。


(向上滑动启阅)

张智中:许渊冲追求灵活的文学翻译,反对机械的文字翻译。他所说的失真,即指失去原文的语言形式之真,而非原文内容之真。许渊冲并非人们所理解的归化派的代表——他是归化和异化并举的一位译家。许渊冲在文化内容上追求原汁原味的异化翻译观。许渊冲认为:文学翻译是两种语言文化的竞赛,在竞赛时要发挥译语的优势,使再创作胜过创作。

 

祝一舒:第一,敢为天下先,不断拓展译学研究领域。第二,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话语自信,致力于提升中国学者在国际翻译界和译学界的地位。第三,求真求美,不断超越,勇攀翻译科学高峰。许渊冲坚持认为文学翻译不是科学而是一门艺术,但其对翻译科学的大胆探索和译学真理的不懈追求有着实在的努力。

 

覃江华:翻译是两种语言的统一,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内容与形式、神似与形似是有矛盾的。许渊冲认为,内容与形式都忠实于原文的译文,只能算是正确的译文,仅仅达到文学翻译的低标准。译文同时反映原文和现实世界,做到比原文更加精确地反映现实世界,才算是达到了文学翻译的高标准。






热点聚焦 | 翻译家研究系列之许渊冲先生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外语教师专业发展


生态系统理论,也称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自提出以来历经了四十余年,已从人类发展生态系统理论发展到人类发展生物生态模型。前者包括微观、中观、外层、宏观四个圈层,后者是指过程、人、环境和时间四要素之间的互动。生物生态模型与生态系统理论相比,更强调过程性和动态性,它从时间维度考察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生态系统理论特别关注环境要素与各圈层的交互作用,从动态的、系统的角度看待人的发展。这一理论视角对于语言学习与教学均有启发作用。本期“热点聚焦”栏目聚焦该理论视角下的外语教师发展,邀请了四位对生态系统理论与外语教师发展有深入研究的国内专家与大家分享他们的近期研究成果。

——北京语言大学  许宏晨


(向上滑动启阅)

刘宏刚:近年来随着外语教师发展研究的生态转向,基于Bronfenbrenner生态系统理论的外语教师发展研究也逐渐增加,但相关研究在对该理论的认识、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方面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本文指出,未来研究要关注外语教师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动态互动、互构,合理运用Bronfenbrenner理论,丰富研究主题,采用多种研究方法,深入探究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议题。

 

褚文秀、刘宏刚、方帆:Four interconnected dimensions of excellent EFL teachers' professional qualities were confirmed: English language pedagogical content competence, beliefs about th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profession and professional ethics, beliefs about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beliefs about language teacher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彭剑娥:Women academics’ pursuit of research was influenced by many factors from and beyond the microsystems of workplace and family, and their coping strategies included soliciting help from seasoned colleagues, attending academic conferences, and joining online communities. The findings highlight the institutional supportive practices and familial environment that are equally important in promoting women academic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热点聚焦 |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外语教师专业发展



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再思考


随着“中国文学‘走出去’战略”的持续推进,“走出去”工程初见成效,而中国当代文学在海外传播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障碍也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在本次话题讨论中,学者们围绕这些问题提出若干思考,探析了这些问题和障碍背后的原因,提出中国文学既要“走出去”,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文学交流与对话,也需“走回来”,通过他者反观自我,助益自我的重塑和发展等。希望本期讨论可为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向上滑动启阅)

曹丹红、许钧:在文学“走出去”过程中,有一个问题被不断重提,那就是西方读者能否正确认识与欣赏中国文学?这种担忧首先可能来自对中国文学在外译介和接受状况的考察。另一方面,担忧也可能来自对我国种种文学外推工程的观察。担心中国文学和文化在外译过程中因种种内外因素而被误解,我们认为这种忧虑既属正常,亦无太大必要,因为文学译介和传播有自己的规律。

 

季进: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而言,世界文学属性的彰显不在于如何通过翻译传播“走出去”,而是需要回到文学书写主体的世界性体验。“世界中”的动态概念强调“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同步态的“书写”,关注双向互渗的文化流通,把中国当代文学的“走出去”转化为“世界中”,在变化的世界经验中从“走出去”再迂回地“走回来”,实现“中国性”与“世界性”合二为一。

 

许多:近年来,中国当代文学在西方的译介与接受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在对中国当代文学异质性的认识、译介与接受的实际效果、中国当代文学的地位等多个层面,还存在种种困难和不小障碍。这些障碍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文学的译介与接受时刻会受到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和接受形态因素的影响,而在关注翻译文本之外,我们还应该关注影响文学接受的翻译副文本及其产生的深刻作用。此外,对中国当代文学缺乏深层次的研究,也是阻碍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整体形象和价值的正确认识与评价的重要原因。






热点聚焦 | 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再思考



外语教育中的中华文化融入


随着中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以及全球治理的深入,愈多的外语教育者开始意识到中西文化双向交流的重要性,尤其认识到外语学习者应立足本土,深入认识中华文化,提升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本期热点聚焦关注“外语教育中的中华文化融入”,分别探讨解决“中国文化失语症”的紧迫性、大学英语教材中的中华文化呈现、中华文化融入外语教学研究的进展与趋势等内容。


(向上滑动启阅)

张涛、王帅、白醒乐:我国英语教育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认识上的偏误是根源所在。外语教学仍偏重目的语文化的单向输入,忽视传统文化的系统教授与汉外文化间的双向互动,导致二者地位失衡。

 

张虹、于睿:新时代的大学英语教材亟须加强中华文化呈现,兼顾母语文化和世界多元文化学习,向学生提供使用外语表达中华文化的材料和理解、分析、评价世界多元文化的空间,使学生兼备国际视野和文化自信,成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亟须的具有国际胜任力的时代新人。

 

裴希山:为更好地实现中华文化有机融入外语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笔者认为本领域研究的“再出发”可从以下角度展开:培育学术共同体、深化研究议题、扩大研究对象并开展历时研究。






热点聚焦 | 外语教育中的中华文化融入



文学与世界主义


进入21世纪,“世界主义”(cosmopolitanism)再次成为国际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世界主义为文学批评提供了新视角,或者说世界主义已成为文学和文化研究的新潮流。乔国强教授在文章《试谈西方的“世界主义文学”》中提出,“世界主义文学”就是建立在“世界主义”之上的一种文学,作家们凭借着对“世界主义”的想象,塑造出适合于全人类的精神审美诉求的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的文学。弗拉基米尔·比蒂(Vladimir Biti)教授在《世界主义的历时演绎》一文中详细考辨了世界主义在历史进程中的三重关系。都岚岚教授的文章《超然的情感政治:论〈三个旧金币〉中的世界女性主义》通过分析伍尔夫如何对战时民族国家提出女权主义批判,剖析她所提出的乌托邦式的世界主义和平宣言的缘由。

——北京工业大学 吴晓梅


(向上滑动启阅)

乔国强:“世界主义文学”就是全球化语境下兴起的一种文学上的乌托邦思潮,其终极目的是试图让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学都能融会贯通,形成全球一体化的文学态势。从这个角度说,世界性与民族性是该文学的两大基本属性。

 

弗拉基米尔·比蒂、林玉珍(译):古希腊世界主义可以被称之为“精英世界主义”,其目的在于创作全面的知识视野,以交流重新填补精英与附属之间的结构性鸿沟,以全面的知识逻辑替代歧视性的政治逻辑;古罗马世界主义可以被称之为“帝国世界主义”,其内在预设与局限使所有人都必须遵从中央机构全球主义所设定的自我身份,否则将被无情地剥夺自己的公民权利。法国启蒙世界主义和德国早期浪漫世界主义似乎再现了古希腊世界主义和古罗马世界主义之间的这种对立。关于世界主义与文学研究之间的内在关联,根据作者的梳理和论述,与鲁别茨柯伊、雅各布森、卢卡奇、博卡特勒夫、什克洛夫斯基、韦勒克等众多欧洲文学理论家所遭遇的不断流亡的命运颇为相似,文学理论也同样经历了被不断质疑、排挤与认同的艰难过程。

 

都岚岚:伍尔夫的贡献在于,她清楚地揭示了私人领域的权力关系是理解公共领域政治的基础。她的世界女性主义观基于她所处时代的社会历史语境,深深植根于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交叉界面中,让我们思考在面对国际危机时应如何坚持和平的承诺,这在今天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热点聚焦 | 文学与世界主义



空间文学研究理论前沿


目前,空间理论与文学批评的结合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详尽完整的理论指南和实践步骤。尽管如此,空间理论在文学的创作、阅读和理论阐释等方面都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国内学者已经注意到新兴的空间文学研究,并对其理论作了积极的引介与探索。本期热点聚焦关注空间文学研究的理论前沿。陈丽梳理并辨析了“文学地理学”和“空间文学研究”两个术语的涵义,方英探索了文学绘图这一空间文学研究与叙事学的重叠地带,刘英则关注空间文学研究的流动性转向,探讨流动性转向为何能激发文学批评的创新活力。


(向上滑动启阅)

陈丽:“文学地理学”和“空间文学研究”虽然都声称与对方有所不同,但实质上它们是从不同的原有学科(前者是地理学,后者是文学)向同一片模糊地带延伸的新尝试。这一地带因为刚刚得到开发而处于变动不居的状态。

 

方英:就“叙事绘图”而言,“看”大致对应概览性和全局性“地图”,“走”则对应路线和旅程,是在想象的空间中动态记录位置信息及其相互关系。而对叙事研究而言,这是两种感知、表征和叙述空间的方法,类似于申丹对外视角和内视角的区分,一个倾向于呈现整体性图景,另一个则描绘局部的动态空间。

 

刘英:在“流动”无所不在的今天,“流动性”已经成为21世纪人文地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旅游学等各个学科领域共同聚焦的关键词,被称为继“空间转向”之后的“流动性转向”(mobility turn)或曰“新流动性范式”(new mobility paradigm)。流动性转向席卷社会科学,也引起文学研究的震荡,文学领域的流动性研究成果之丰硕、研究活动之热烈,丝毫不逊于社会科学。






热点聚焦 | 空间文学研究理论前沿



文学翻译修改研究



翻译修改研究有广狭之分,广义的翻译修改指对已产生的任何类型译文的编辑与修改,包括机器翻译的译后编辑,狭义的翻译修改指的是对人工译文进行编辑与修改的过程。翻译修改有不同的命名,如翻译修订、改译、翻译审校等,与重译也有很大的关联。鉴于翻译修改本身的重要性与前沿性,在此分享国内学者针对文学翻译修改研究的一些成果,以引发学界对翻译修改的重视,继承与发扬翻译家精神。

——浙江大学 冯全功


(向上滑动启阅)

赵秋荣:本文尝试提出,去直译假说是手稿修改和编辑修订的共性。出现去直译的原因可能与翻译过程的不同阶段,译者风险规避及个人翻译策略有关。

 

张丹丹:研究发现,在尊崇原稿的整体叙事结构和语义翻译架构基础上,修订的用力点更应该集中在对译文语篇功能的衔接、连贯与语言的通俗性以及行文的节奏韵律之上。

 

张汨:翻译修改研究可以从共时和历时两个层面来探讨。共时层面可以关注译者的翻译手稿,历时层面则可以关注同一译者在不同时期的译文版本。

 

冯全功:文学翻译最有挑战性,也最具趣味性,唯译者知之最深。






热点聚焦 | 文学翻译修改研究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尔纳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7日19时,瑞典学院宣布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坦桑尼亚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Abdulrazak Gurnah)。在此之前,国内读者鲜少听过这个名字,他的作品中仅有两部短篇小说被翻译成中文。实际上,古尔纳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已经创作了10部长篇小说,若干短篇小说,还发表有不少学术论文,出版了不少专著、文集。古尔纳是现代非洲第一代作家的代表,此前国内学者就已经关注到他并展开了研究。


(向上滑动启阅)

卢敏:在他获奖的众多原因之中,我想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古尔纳作品展现的广阔世界,这也是非洲作家赢得世界读者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对中国文学走出去有重要借鉴意义。

 

张峰:在格尔纳的小说中,时空中穿梭往来的碎片般的故事取代了传统的线性叙事,而这种断裂恰如其分地表现了那些处于错位、流散状态中的人物的生活状态。流散是一种游走在中心和边缘之间的文化位置,它既不依赖于中心,也不固守边缘。

 

黄培昭:他拒绝所谓“后殖民主义作家”的标签,却对自己移民、难民的身份充分认同、高调接受。正因为如此,离开乃至失去故乡后对昔日过往的记忆和怀念,以及由此产生的隐痛,便成为古尔纳几乎贯穿始终的创作主线和重要母题。可以说,古尔纳的作品,几乎每一部都是“从个人鲜活记忆出发所炼就的民族史诗”。






热点聚焦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尔纳



中国外语学习环境中的成就目标动机研究


成就目标动机理论是有关学习者在学习中所设定的学习目标,以及设立这种学习目标的缘由的理论。成就目标可能会对学习者学业成果和学习过程产生(如学习投入、学业情绪、交际意愿以及语言习得的宽度和广度)产生影响(Lee & Bong,2019)。虽然教育领域的研究广泛证明了成就目标动机的重要作用,然而在应用语言学领域这一理论的运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Turner et al.,2021)。本期“热点聚焦”栏目聚焦两篇中国外语学习环境中的相关文献节选。第一项研究探讨了成就目标对外语学习者自我效能感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第二项研究探讨了语言学习者成就目标与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感、交际意愿以及课堂发言频率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中国文化在这些个体差异中的作用。

——北京科技大学 李斑斑


(向上滑动启阅)

李斑斑: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结果表明学习目标定向对自我效能感和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自我效能感对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并在学习目标定向和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之间产生部分中介作用。这一结果再次验证了前人的一致观点,即学习目标定向对学习的积极的影响(Linnenbrink,2005;Gehlbach,2006等),但是这种积极影响受到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Jeannine E. Turner:In spite of some limitations, our findings provide insight into ways that Chinese students’ desires to succeed and/or their fears of failing relate to their achievement goals and their efficacy, willingness, and frequency for conducting a skill that is both difficult and public.






热点聚焦 | 中国外语学习环境中的成就目标动机研究 



外国文学经典及其改写研究


外国文学经典及其改写和传播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生存的一个精神层面就是不断创作、传播文学经典,并在文学经典某些永恒的价值陶冶中成长、成熟、升华。

——山东师范大学 王卓


(向上滑动启阅)

翟乃海:改写者很大程度上旨在通过重写经典向读者大众传递某种政治信念。其实,作为阅读的改写同样受到当时社会、历史、文化观念的影响,必然会主动地向读者传递一种政治、伦理观念。然而,改写者却不能像政治家或社会活动家一样直接提出自己的主张,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使用上文提到的策略重述故事,引发读者的审美感受,进而通过强大而持久的情感影响、教育以至改变人们的观念和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改写才具有了政治性,改写的政治也就变成了审美的政治。

 

陈红薇、邹带招:重述神话,即是改写神话中的政治意义,是对文化意义发生过程的干涉。作为战后英国戏剧第三次浪潮的代表者,韦滕贝克(Timberlake Wertenbaker)的成名作《夜莺之爱》(The Love of the Nightingale,1988)是一部神话重述的大作。通过对神话叙事的重述,韦滕贝克从女性主义神话学的角度对神话的思想意义进行重读,以挖掘女神宗教中被传统叙述遮蔽和扭曲的神话真相。

 

李方木:加缪的改编剧本并未严格忠实于原文,而是在文类形式上做了合理化取舍,在角色侧重点上采取了由女到男的性别转向,更为重要的是,福克纳原作中展现在南方变迁和家族变故上的浓重历史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种族、阶级、地域等身份符号都被抽象掉的另一个“西西弗”式现代悲剧故事。加缪的《修女安魂曲》成功将福克纳叙事背后的人道关怀更为直白地表现出来。






热点聚焦 | 外国文学经典及其改写研究



外语教材研究(一):内容研究


外语教材研究视角多样,比如文化呈现、国际化元素、教师使用、教材的编写创作等,不同视角下的研究侧重、方法、启示也都不同。本期热点聚焦即关注内容研究,所选的三篇文章来自Nigel Harwood主编的《英语教材研究:内容、使用与出版》一书,分别为“All Middle Class Now? Evolving Representations of the Working Class in the Neoliberal Era: The Case of ELT Textbooks”“Reading Comprehension Questions: The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Types in Global EFL Textbooks”“Teaching English Reading: What’s Included in the Textbooks of Pre-Service General Education Teachers?”。


(向上滑动启阅)

John Gray and David Block:The analysis reveals a largely superficial treatment of class in general and a progressive editing out of working class characters and issues relating to working class life from these textbooks. We conclude by arguing that this writing out of the working class from language learning materials can be seen as both a failure to educate students (by providing them with a very skewed view of the world) and a simultaneous betrayal of working class language learners, who are denied recognition.

 

Diana Freeman:I have identified the different types of comprehension questions and tasks in textbooks and created a taxonomy which consists of two tiers: the first tier represents pre-reading question types and is composed of five different types, and the second tier, which will be the focus of this chapter, represents post-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task question types (comp-qs).

 

L. Quentin Dixon, Shuang Wu, Renata Burgess-Brigham, R. Malatesha Joshi, Emily Binks-Cantrell, and Erin Washburn:As reading in English may be taught differently in different countries, this article examines what pre-service gener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Australia, Canada, New Zealand, and Singapore may be learning from their textbooks assigned for courses in reading instruction. These courses, and thus the textbooks, include both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reading, so pre-service teachers can build both a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of how reading skills develop and a practical knowledge of how to implement instructional activities that will promote their future students' reading development.






热点聚焦 | 外语教材研究(一):内容研究



外语教材研究(二):使用研究


本期热点聚焦关注教材使用研究,所选的三篇文章来自Harwood主编的《英语教材研究:内容、使用与出版》一书,分别为“Teachers’ Conceptualization and Use of the Textbook on a Medical English Course”“An Experienced Teacher’s Use of the Textbook on an Academic English Course: A Case Study”“Global Textbooks in Local Context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Effectiveness”。


(向上滑动启阅)

Ahlam Menkabu and Nigel Harwood:Teachers held varying views of the textbook, with some describing it using metaphors associated with constraint or tedium while others conceptualized it in more positive terms, using metaphors associated with guidance.

 

Fotini Grammatosi and Nigel Harwood:Using a repeating cycle of classroom observations and pre- and post-interviews over the course of a semester, this qualitative descriptive case study focused on the way John, an experienced teacher, used the mandated textbook, and his explanations for these behaviors as he sometimes adapted, but frequently abandoned, the book.

 

Gregory Hadley:GTs have significant potential for becoming an effective resource for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but the greatest chance of pedagogical improvement seems most likely in language programs where major institutional stakeholders achieve an acceptable degree of political equilibrium.






热点聚焦 | 外语教材研究(二):使用研究



外语教材研究(三):国际教材与本地教材


本期“热点聚焦”选取《英语教材研究:国际视角》一书中讨论该话题的三篇文章,分别为“Materials in ELT: Current Issues”“Global vs. Local: Does It Matter?”“Adapting Materials to Meet the Literacy Needs of Young Bahraini Learners”。


(向上滑动启阅)

Sue Garton and Kathleen Graves:Moreover, the approach taken to culture is one of a critical information-giving, which does little to develop the intercultural awareness needed by learners who are more likely to be using English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 'non-native speakers' than with 'native speakers'.

 

Mario López-Barrios and Elba Villanueva de Debat:We identify four aspects that distinguish local and localised materials from international ones: contextualisation, linguistic contrasts, intercultural reflection, and facilitation of learning. In characterising the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we refer to both the presence of the category (as in conformity with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its absence (as in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heoretical category and the actual presence in the local and localised coursebooks).

 

Sahar al Majthoob:Changes were driven by the results of classroom observations, teachers' views, and comments from parents. The committees included teachers, senior teachers, curriculum specialists, educational supervisors, and the publisher's resident teacher trainer who was, in addition to training, in charge of working out the adaptations and liaising with the editorial team to get them done.






热点聚焦 | 外语教材研究(三):国际教材与本地教材



外语教材研究(四):出版研究


本期热点聚焦关注教材出版研究,所选的四篇文章来自Nigel Harwood主编的《英语教材研究:内容、使用与出版》一书,分别为“Writing Materials for Publication: Questions Raised and Lessons Learned”“An Interdisciplinary Textbook Project: Charting the Paths Taken”“Tensions between the Old and the New in EAP Textbook Revision: A Tale of Two Projects”“Chaosmos: Spontaneity and Order in the Materials Design Process”。


(向上滑动启阅)

Ivor Timmis:The article concludes by proposing some principles which might help us to achieve principled compromise rather than compromised principles, including (i) Is the feedback based on evidence from actual practice? (ii) How confident can you be that your principle is sound? (iii) Is the feedback based on reliable local knowledge? (iv) Can you incorporate the feedback, whether you like it or not, without serious detriment to the principles?

 

Fredricka L. Stoller and Marin S. Robinson:In this article, we showcase an interdisciplinary textbook development project that brought together professionals from two disparate fields: applied linguistics and chemistry.

 

Christine B. Feak and John M. Swales:The two projects reveal that at times in the publisher–author–end-user relationships critical asymmetries can arise, which may redirect an author's desired plans. At other times, when the publisher, the author, and the end-user embrace a similar vision for a textbook revision, the relationship may be more flexible, resulting in greater author autonomy in designating the content and matters of style.

 

Jill Hadfield:It concludes that textbook writing is a highly recursive and circuitous activity which cannot be reduced to a linear progression through checklists of concerns, but which demands flexibility and responsiveness to particular activities and contexts.






热点聚焦 | 外语教材研究(四):出版研究


相关 · 阅读

2016年iResearch“热点聚焦”栏目年度汇总

2017年iResearch“热点聚焦”栏目年度汇总

2018年iResearch“热点聚焦”栏目年度汇总

2019年iResearch“热点聚焦”栏目年度汇总

2020年iResearch“热点聚焦”栏目年度汇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外研社外语学术科研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